- Atomic Kotlin
- 1. 第一部分:编程基础
- 1.1. 介绍
- 1.2. 为什么选择 Kotlin?
- 1.3. Hello, World!
- 1.4. var 和 val
- 1.5. 数据类型
- 1.6. 函数
- 1.7. if 表达式
- 1.8. 字符串模板
- 1.9. 数字类型
- 1.10. 布尔值
- 1.11. 使用 while 循环
- 1.12. 循环和范围
- 1.13. in 关键字
- 1.14. 表达式和语句
- 1.15. 总结 1
- 2. 第二部分:对象入门
- 2.1. 到处都是对象
- 2.2. 创建类
- 2.3. 属性
- 2.4. 构造函数
- 2.5. 限制可见性
- 2.6. 包
- 2.7. 测试
- 2.8. 异常
- 2.9. 列表
- 2.10. 可变参数列表
- 2.11. 集合
- 2.12. 映射
- 2.13. 属性访问器
- 2.14. 总结 2
- 3. 第三部分:可用性
- 3.1. 扩展函数
- 3.2. 命名参数和默认参数
- 3.3. 重载
- 3.4. when 表达式
- 3.5. 枚举
- 3.6. 数据类
- 3.7. 解构声明
- 3.8. 可空类型
- 3.9. 安全调用和 Elvis 运算符
- 3.10. 非空断言
- 3.11. 可空类型的扩展
- 3.12. 泛型入门
- 3.13. 扩展属性
- 3.14. break 和 continue
- 4. 第四部分:函数式编程
- 4.1. Lambda 表达式
- 4.2. Lambda 表达式的重要性
- 4.3. 集合操作
- 4.4. 成员引用
- 4.5. 高阶函数
- 4.6. 操作列表
- 4.7. 构建映射
- 4.8. 序列
- 4.9. 局部函数
- 4.10. 折叠列表
- 4.11. 递归
- 5. 第五部分:面向对象编程
- 5.1. 接口
- 5.2. 复杂构造函数
- 5.3. 辅助构造函数
- 5.4. 继承
- 5.5. 基类初始化
- 5.6. 抽象类
- 5.7. 向上转型
- 5.8. 多态性
- 5.9. 组合
- 5.10. 继承与扩展
- 5.11. 类委托
- 5.12. 向下转型
- 5.13. 密封类
- 5.14. 类型检查
- 5.15. 嵌套类
- 5.16. 对象
- 5.17. 内部类
- 5.18. 伴生对象
- 6. 第六部分:预防失败
- 6.1. 异常处理
- 6.2. 核对指令
- 6.3. Nothing 类型
- 6.4. 资源清理
- 6.5. 日志记录
- 6.6. 单元测试
- 7. 第七部分:强大的工具
- 7.1. 扩展 Lambda 表达式
- 7.2. 作用域函数
- 7.3. 创建泛型
- 7.4. 操作符重载
- 7.5. 使用操作符
- 7.6. 属性委托
- 7.7. 属性委托工具
- 7.8. 惰性初始化
- 7.9. 延迟初始化
- 附录 A:AtomicTest
- 附录 B:Java 互操作性